第6期:仙桃市元—2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

©原创   09-13 23:18   仙桃市经济委员会

今年以来,全市工业战线按照“竞进提质、升级增效、以质为帅、量质兼取”的总要求,认真贯彻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,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市场需求疲软等不利影响,主动适应新常态,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深化结构调整,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升发展态势。

一、工业经济运行特点

(一)工业生产稳中有升。元—2月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18.25亿元,同比增长9.4%;工业增加值增速9.5%,高全省平均增幅2.5个百分点,高2015年全年0.4个百分点,在全省市州排并列第8位。

(二)工业用电量波动可控。元—2月,全市累计工业用电17329万千瓦时,同比下降18.9%,比全省累计增幅-5.8%低13.1个百分点,比潜江市工业用电增幅-3.65%低15.25个百分点,比天门市工业用电增幅-30.62%高11.72个百分点,增幅居全省第12位。2月当月,全市工业用电4808万千瓦时,下降51.65%。2月当月用电大幅下降主要是线损,如果除去线损因素,本月工业净用电量6657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11%。

(三)骨干企业效益增加。元—2月,全市重点监测的35家骨干企业入库国税12790万元,比同期多入库1175万元,同比增长10.1%。旺旺食品入库3648万元,同比增长14%;真巧食品入库2236万元,同比增长8.8%;富士和入库2311万元,比同期净增2100万元;天合光能入库417万元。

(四)企业节后复工率较好。全市386家规模以上以上企业中,70%的企业于腊月廿五前放假,腊月廿九放假的企业有8家。春节期间健鼎电子、仙粼化工、天合光能、中星电子、新蓝天化工等企业没有放假;正月初四复工企业2家,分别是富士和机械、瑞阳汽配;正月初八以前复工的企业270家,达到70%;正月初十以前复工的企业有325家,达到85%;截止正月十四,全市复工企业360家,达到95%,复工率好于去年。

(五)项目建设投资加快。正月十六上午,我市13个亿元以上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,主会场设在中星电子公司和闽中食品公司建设现场。其中,中星公司投资30亿元,新上年产30万吨四氯化钛、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,2017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,可实现年产值37亿元、税收2亿元。闽中食品公司投资10亿元,建设华中冷链物流产业园和食用菌调味品项目。项目竣工投产后,可实现年产值21亿元,税收6000万元以上。与中星、闽中同时开工的还有沙嘴办事处的万润科技、干河办事处的腾瑞食品、亚通塑胶等一批涵盖食品、新兴材料的大项目。预计一季度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,总投资110亿元。

二、主导产业发展情况

元—2月,全市五大主导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4.84亿元,同比增长9.42%,占全市比重80%。

无纺布及卫材产业扩规升级。恒天嘉华、新发、裕民、富士达等一批大企业纷纷进行技术改造和扩规升级,产品质量、档次和附加值大幅提升,低端布品全部由高端SMS、SMMS等复合布所取代,元—2月实现产值35.53亿元,同比增长11.84%。新发塑料实现销售8337万元,同比增长10%,新厂新鑫无纺布一期即将建成投产;恒天嘉华投资4.5亿元新上全球第三条莱芬线全面投产,即将启去新一轮投资,新上纺粘水刺非织造布、全棉水刺非织造布、聚乳酸(PLA)纺熔非织造布、双组份SSMMMS RF4纺熔复合非织造布生产线等生产线9条及手术衣等高档医疗制品。

食品加工产业后劲增强。随着真巧食品、旺旺食品、顾大嫂食品、泡吧食品、加多宝饮料等一批知名食品企业扩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,我市食品加工产业后劲显著增强,将成为带动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元—2月实现产值24.03亿元,同比增长12.06%。其中,旺旺食品实现销售1.49亿元,同比增长6.5%;真巧食品实现应税销售1.6亿元,同比增长18%,真巧二期工程已启动,预期新增产值5亿元。顾大嫂食品一季度预计销售4000万元,全年可实现销售1.8亿元,税收1600万元。

机械电子产业企稳回升。元—2月实现产值9.89亿元,同比增长13.23%。机械电子行业增速高全市平均增速3.8个百分点,是五大行业中增速最高的。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高,去年整车市场增速放缓,曾对我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带来一定波动。去年下半年以来,由于国家对1.6升排气量汽车出台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,对汽车部件件企业带来利好,订单充足。富士和机械元—2月销售1.4亿元,入库税收2300万元,下半年将启动第四期工程。瑞阳汽车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40%,预计一季度销售890万美元,同比增长40%,全年销售预计增长30%以上,达到4000万美元,开工日期较去年提前6天。

生物医药和新能源、新材料行业前景看好。去年,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仙桃产业园正式揭牌,将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企业落户我市。新能源、新材料企业天合光能10条光伏生产线满负荷生产,产值同比扩大了近6倍。天合光能今年继续加大技改力度,计划投资5000万元新上电镀新工艺,进一步提升光电转换率,预计全年销售达到12亿元,同比去年增长35%。舒邦药业今年上半年可投产,预计新增产值1.2亿元。绿色家园今年11月一期可建成投产,新增销售额3亿元,产品苯甲醇纯度产销可位列全球第一。

服装产业专业园区初具规模。元—2月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18.14亿元,同比增长9.79%。纺织企业仍较低迷,市场不景气和成本居高不下是企业难以摆脱困局的主要原因。服装加工业向专业园区聚集,毛嘴、剅河等镇服装产业园初具规模,其中毛嘴服装产业园占地750亩,新建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,已入驻企业101家,28家等待入驻。主要以生产女裤为主,日加工生产女裤近15万条,生产规模占汉正街70%,占全国生产量的25%,每天有40多台运输车辆送往武汉批发市场。

三、存在的问题

(一)企业生产经营困难。在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低迷的大环境下,工业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降低,导致开工不足、销售不畅、库存增加,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,经济回升乏力。从近期我委开展的全市工业企业停产半停产调查情况来看,全市有20家规模以上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,除少数企业因产品季度性生产停产以外,多数受市场不景气影响而停产。其中无纺布企业有4家,食品加工企业有6家。

(二)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困难。当前,我市传统企业受产能过剩、市场竞争加剧、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,生产经营仍十分困难。一是食品粗加工企业生产困难,大米、豆制品加工企业普遍生产不足;二是纺织行业仍较低迷。纺织企业受成本高、利润低等因素影响,普遍开工不足;三是部分机械企业因货款回收难而停产。侨光石化、江汉重工等企业全面停产。传统企业还没有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或缺乏转型资金和技术,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、产品结构单一、市场单一,面临转型升级困局。

(三)企业资金需求紧缺。企业融资需求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,据摸底,全市89家规模以上企业资金需求约37.5亿元。部分企业货款回收难,企业间“三角债”逐步加剧,应收货款资金占用严重,造成流动资金短缺。企业结算大量使用承兑汇票,造成企业财务成本增加。同时,金融机构惜贷、抽贷、限贷现象突出,部分银行“多收少贷”或“只收不贷”现象,实体经济普遍反映融资难。

(四)人工成本不断上涨。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长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空间下降。据统计2010年至2015年,湖北省最低工资标准由750元/月上涨至1225元/月,上涨幅度为63%;无纺布、服装行业熟练工人目前每月工资为4000多元,较去年上涨近500元/人、月。

四、下段工作措施

(一)切实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。一是抓监测预警。高度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,加强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调度,有效防范化解苗头性问题和风险,确保一季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3%以上。二是抓市场开拓。合理引导企业扩大销售,要针对个性化、多样化的消费变化,引导企业扩大销售半径、提高市场占有率。三是抓项目建设。要全方位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,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快速发力,为工业经济稳增长、保目标作贡献。

(二)切实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。前不久,我市下发了关于《关于支持工业企业降低成本加快发展的试行意见》(仙政发[2016]5号)。意见的出台贴合当前经济发展实际,顺应企业发展需求,为促进工业经济有序发展有着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。我市将切实加大意见落实力度,把该企业享受的政策得以充分享受,把政府能为企业让利的尽最大努力让利,政府能给予企业支持的落实到位,从而增加企业信心,激发市场活力,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

(三)抓好重点生产要素综合协调。一是优化融资环境。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,通过银企对接等方式,加大信贷投放,严格考核督办,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。积极争取商业金融机构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,丰富金融市场。推进企业股改上市。继续推进企业进入“新三板”“四板”等多层次资本市场,通过股份制改造,公开企业信息,提升企业形象,吸引股权投资,缓解资金压力,加速企业扩张。二是缓解结构性用工矛盾。加强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,通过新上机器人、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,鼓励企业以机器换人,解决企业用工难题。三是合理调配项目用地。全力满足企业发展需要,盘活土地存量,发挥土地效益最大化。

(四)进一步推进企业重组。从近期开展的“全市企业重组意愿调查”情况来看,有近20家企业有重组意愿。企业兼并重组是盘活存量资产,促进企业加快转型、重获新生的必由之路。我们要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大企业、大集团入股、兼并、收购本土企业,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,发展总部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。我们将选择一批具有生产规模,有发展前景的本地传统企业,通过攀高结贵、傍大求新,与业内实力企业抱团取暖,实现企业弯道超车、跨越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