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鳅搅活一方经济——郭河镇秦岭村泥鳅养殖探索

06-21 15:50  

“秦岭村有一怪,家家户户不关门。”在郭河镇,流传着这样一句话,说的是秦岭村泥鳅养殖基地抱团闯市场的故事。 
    
日前,记者来到秦岭村泥鳅养殖基地,正值正午,仍有不少养殖户顶着酷暑,巡视着一口口池子。 
    
“村子穷,大家一起探索出路,同甘共苦,情同手足,用不着关门防着谁。”秦岭村党支部书记徐义成解释。一人带动一村 
    
“起初,村里只有姚东升一家在养。”徐义成介绍。2011年,正值四大家鱼走“下坡”路,村民们一筹莫展。见姚东升的泥鳅养得风生水起,乡亲们也眼馋了。在姚东升的带动下,秦岭村泥鳅养殖基地成立,全村及周边75户养殖户加入泥鳅养殖。 
    
然而,本地泥鳅生长速度太慢,空间有限,且极易孵化失败,存在一定风险。听说河南省周口市有个大型泥鳅市场,村民们从周口用冰块运来鳅苗,再进行解冻,成活率依旧不高。 
    
后来,基地的养殖户组团去全国各地多次考察,他们发现,海南的台湾泥鳅见效快,周期短,一亩鱼池可净赚近万元,利润可观。2013年,村里引进台湾泥鳅,逐步探索台湾泥鳅的本地养殖。 
    2014
年,在镇里的支持下,基地道路进行了硬化,为台湾泥鳅运往外地夯实了基础,养殖户们再不用在泥巴地里艰难前行。 
    2016
年,村里申请成立昇红合作社,村民纷纷入股,以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。引资盘活基地 
    
名声打响后,经常会有人过来参观学习。合作社的成员,也有专门从市区过来的,一签便是4年。2016年10月,基地孵化基地动工,合作社独立进行苗种孵化,将成本降至最低。 
    
“不把他们引进来,基地难以盘活。”徐义成说,雄厚的资金,是基地发展扩规的重要前提。 
    2016
年下半年,秦岭村扩规400亩,将废旧鱼池集中,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。“我们都是抱团走,进苗子、孵化、进饲料,都是统一进行。”徐义成说。 
    2016
年11月,在武汉办厂的周守恒回到家乡,租赁80亩鱼池进行泥鳅养殖。“办厂风险太大,不如回来搞泥鳅养殖。”周守恒说。 
    
秦岭村的台湾泥鳅缘何出名?在徐义成看来,最主要的是“技术”二字。有着几十年泥鳅养殖经验的姚高升,毕业于水产学校,技术经验丰富,成了基地的“泥鳅医生”。 
    
“遇事找老姚”是养殖户们常挂嘴边的一句话,在姚东升的孵化基地,每日都会围满一屋子人,探讨泥鳅养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。下种、孵苗、用药,没有姚高升的肯定,大伙儿不敢擅自做主。泥鳅村的新探索 
    
“稍微出一点偏差,养殖户就会损失惨重。”姚东升说。在农村,动辄投资几百万,乡亲们十分慎重。 
    
在饲料的选择上,姚高升考察多个饲料厂,并根据实际养殖经验,舍弃养殖户常用的42个蛋白的饲料,选择了34至36个蛋白的饲料,每吨饲料成本节省2000元。在药品管理上,直接与厂家对接,舍弃经销商环节,为养殖户节省大量成本。 
    
“全镇范围内,我们这儿的水质最好,所以泥鳅才长得壮。”徐义成说。2006年,秦岭水厂建立,本村泥鳅养殖所用的水,均为80米深的地下水。得天独厚的条件,秦岭村的台湾泥鳅一度供不应求。 
    
年产量每亩4000斤,人均赚得20万元,如今,秦岭村的台湾泥鳅,大量销往武汉、松滋、重庆、长沙及江浙一带。 
    
成功的养殖模式,也吸引了一众水产专家的瞩目。5月25日,华中科技大学水产专家与教授来到了秦岭村,与他们同来的,还有一批设备,专门用于泥鳅的孵化、养殖等观察。 
    
历经多年发展,眼下,台湾泥鳅的市场逐渐饱和,秦岭村正探索拓宽新品种。今年4月,合作社成员张英、易辉用两口池子进行胖头鱼与迎水鱼试点。 
    
“虽然我们村以泥鳅养殖出的名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养殖其它品种。”徐义成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