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桃“稻”出新故事

06-28 08:36  

一亩田,既种水稻,又养黄鳝、麻鸭、鱼蟹、河蚌等,收割后的稻草还能培育菌菇;一亩田,收获千斤粮、万元钱……

新理念,新品种,新种法,新模式。在仙桃,一方方最常见的稻田,正在“稻”出一个个新故事。

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,如何稳稳扛起“粮袋子”,又提升土地“含金量”,增收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

仙桃稻田掘金,掘出“稻+N”综合种养新花样。市农业农村局盘点,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为100万亩,其中30多万亩为“稻鳝共育”“稻鸭菇”“稻鳝菇” “再生稻”等“稻+”模式。

稻鳝共育:“绿”“黄”互补 生态种养

六月中旬,正是黄鳝养殖投苗期,伟鸣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军不慌也不忙。“你看这一圈水沟,里面的黄鳝已经可以自我繁殖了。”清凉的空调房内,他操纵鼠标,室外的稻鳝共育基地尽收眼底。

张沟镇肖脑村,这片120亩的水田内,秧苗青葱,四周一圈围沟水草丰沛,是黄鳝生长的家园。2020年,合作社在省水科所、市科协的指导下,实施稻鳝共育综合种养模式。

稳住“一粒米”,养好“一条鱼”。“在不与粮争地的情况下,种出生态大米,养出高品质的仙桃黄鳝。”两年前,陈军向“新农人”进军。

按照不超过稻田面积的5%,他们挖出标准化围沟,种植水草,每亩投放50斤本地“大黄斑”优质鳝苗。“生存环境好,黄鳝才会留住不跑。”种下水稻后,基地不能喷一滴农药、撒一粒化肥。

如何灭虫?记者在现场看到,田埂上,太阳能灭虫灯、诱捕器等生物防虫设施多达7种。灭杀的蚊虫,正好成为黄鳝的天然饵料。黄鳝也会“投桃报李”,在田间游动,为水稻生长疏松土壤。

好地出好米。11月初,金灿灿的稻子压弯了腰,亩产超过900斤。高出市场价的优质水稻,被大型企业、高校一次性订购;合作社培育的“一品稻鳝米”品牌,逐步打开市场,定制产品卖到了每斤20元。

好水育好鳝。在“广阔天地”游玩,吃蚊虫等饵料长大的黄鳝,体态匀称,色泽良好,每斤销售价可达80元。两到三年后,投放的黄鳝已经达到野生状态,自繁自长,后期不需要再投苗。

脚踏实地,科技助力。在基地上,省、市、镇三级共建“科技小院”,种养专家、学者及农学研究生常驻田边,不断优化种植模式,并制定种养规范。今年,合作社在扩大300亩基地的同时,带动农户发展稻鳝共育2300亩。

陈军的步伐不止于此。在稻鳝共育的基础上,他又尝试“稻鳝菇+瓜果”模式,利用水稻秸秆点菌种菇,菇床再作底肥种植西瓜、哈密瓜等,实现绿色循环发展,提升农业综合种养效益。

再生稻:一种两收 亩产吨粮

“能不能高产,关键看分蘖好不好。”6月14日,烈日当头,陈场镇金岭村一片稻田内,张远华卷起裤腿下田察看秧苗长势,组织农户科学晒田。

张远华是诺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,也是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”。今年,合作社种植再生稻3000亩,眼下正是生长关键期。

张远华“种好一粒粮”的梦,始于2016年。“头季水稻收割后,利用稻桩重新发苗、长穗,再收一季。”当时,他接触到一种“绿色再生、一种两收”的生产模式,决心引进到仙桃试一试。

第一年,他在金岭等村,采取订单模式,组织农户试种200亩。晒种、浸种、催芽、出苗……4月中旬,秧苗顺利栽下田。7月底,第一茬水稻收获,亩产超过1300斤。11月初,第二茬开镰收割,亩产达到700斤,收购价高于普通稻市场价。

“产量高、米质优、风险低、效益好。”张远华介绍,第二茬生长期气温较低,病虫害轻,基本不用施农药。且水稻灌浆期昼夜温差大,米质更优。

“按照田间测产,应该产出二茬稻14万斤,我们只回收到3万斤。”原来,由于第二季稻谷口感好,很多农户舍不得卖,留着自家吃。

一炮打响后,张远华意识到,想要高产高效,必须保证米的品质,保证品质就要规模种植、统一流程。

通过统一培训、统一供种、统一育秧插秧、统一防控、统一收购、统一加工销售的“六统一”种植生产模式,合作社建立起特色优质稻全产业链体系,带动陈场镇发展订单种植面积3万多亩。

与此同时,合作社建起标准化温棚育秧基地,提供秧苗和农机服务;添置精米生产线,培育自主再生稻米品牌,提高附加值。

合作社种植、加工的“紫金岭”再生稻,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,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证书。春节期间,“紫金岭”品牌再生稻,在网上销售价达到7元每斤。

种好一亩再生稻,两季产出“一吨粮”。张远华说,他要精心种好每一粒粮,守好“粮袋子”。

稻鸭菇:循环利用 效益倍增

1亩地能种出什么“名堂”?王卫斌“玩得很转”——水田栽稻,田垄放鸭,稻秆种菇,纯收入超过万元。

6月15日,位于郭河镇的河堤岸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种养基地,伴随着声声吆喝,郁郁葱葱的稻叶间隙处,一只只麻鸭摇摇晃晃“摩肩接踵”,喧闹之处,泛起阵阵绿浪。

介绍起自己的“稻鸭菇”种养模式,公司负责人王卫斌很得意。“在保证粮食产量的情况下,实现了低碳种养,高效产出。”

2018年,王卫斌在几亩水田内摆开阵仗,开始探索“稻鸭”模式。“刚刚插的秧,鸭子一放,那不就全踩死了。”周边的农户觉得他是在瞎折腾。

王卫斌却胸有成竹。在插秧后的第三天,开始孵化鸭苗,等到鸭子下田后,秧苗已经长到一定高度。待水稻抽穗后,再将鸭围在田间一角。这样一来,鸭子长一点,秧苗高一点,保持距离,互不伤害。

“仅仅做到互不伤害,还不够。”王卫斌介绍,为了保证养好鸭,水稻就不能打药,而飞过来的蚊虫正好是鸭子的“口粮”,粪便又滋养了水稻。

一季下来,收稻子、卖肉鸭、拣鸭蛋,不打药、不施肥的水稻远远高于市场价,放养的麻鸭最高卖到100元一只。“保守一算,除去成本,亩纯收入超过5000元。”

水稻收割后,看着满田的秸秆,王卫斌想着,“能不能再折腾一季”。在华农教授的建议下,他开始接触大球盖菇。

“在稻田内起垄,再覆上稻秸秆。”11月底的江汉平原,冬闲田很多,而王卫斌又开始忙碌起来。枯黄的稻草中,他点下菌种。

覆膜、保湿、控温……一个冬季的细心呵护,来年3月,一朵朵大球盖菇争先恐后冒了出来。“一亩地产3000斤,按均价5元来算,就是1.5万元。”

王卫斌介绍,1亩菇可以循环利用15亩的稻秸秆,而采完菇后的菇床,又成了水稻播种前的有机底肥。今年,他推广“稻鸭菇”500亩,并推出“稻鸭”品牌的生态大米,期待有个好的收成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  吴文娟  仙桃日报全媒记者  尹立群  胡纯波)